垃圾分类
垃圾“三化四分”
垃圾三化
对垃圾实行源头分类,实现垃圾分类的“三化四分”的效果。同时也是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途径。
垃圾四分
四分即把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大类。
分类投放
由于一次性推行“四分法分类”的难度非常大,建议在已有可回收物及其他垃圾分类的前提下,增加有害分类,推行至少三分类方案,实现“源头粗分”,并逐步提高分类投放的正确率,最终实现“四分法分类”。
分类收运
不同类别垃圾因成分不同,收运容器、收转运设备需根据相应特点进行匹配,保证收转运流程的合理性及经济性。
可回收利用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成份为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其中,玻璃易碎且不降解,需单独收运。垃圾源头可采取前端智能分类投放或者前端两分类投放(其他可回收和玻璃)两种方式,并匹配相应的收运模式。
厨余垃圾
基于垃圾含水量和产生场所差异,易腐垃圾可分为含水量较高的餐厨垃圾和含水量相对较低的厨余垃圾,结合转运距离进行合理收运。
注:农村地区可简化配置或进行好氧堆肥。
有毒有害垃圾
有害垃圾大多为含有汞、铅、镉等重金属元素的废弃物,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存在危害。因此,需要采用特制的专用容器进行收运,密闭运输。
其他垃圾
其他垃圾沿用现有混装垃圾收转运模式。